故事发生在怀化,两位有竞争关系的老板,因为看不惯对方的销售风格,玩起了法庭大战,简直比连续剧还精彩,两位主角——甲老板和乙老板,上演了一出“你欠我钱,我讨你债”的年度大戏,让人不禁感叹:这年头,讨债也得有十八般武艺!
话说,乙老板,这位正义的“讨债侠”,因为甲老板拖欠了8000元货款,就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“讨债之旅”。甲老板呢,也不甘示弱,提出了一个“赔礼道歉”的条件,原因是乙老板长期讨债影响了店铺形象,这下可好,乙老板的牛脾气上来了,心想:“我欠你一个道歉?门儿都没有!”于是,一纸诉状,将甲老板告上了法庭。
法院一看,嘿,这金额虽小,但公理不嫌事儿小,咱们得按规矩来!于是,调解、立案、开庭,程序一个不落,乙老板和甲老板在法庭上“你来我往”,足足折腾了一个月。结果呢,调解没成功,只能正式开庭。从立案到开庭,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,整整三个月,乙老板和甲老板的故事,成了法院里的“长篇连续剧”。
甲老板这边,也玩起了“拖延大法”,上诉、转案,再上诉,让这出戏更加跌宕起伏。中院和基层法院之间,文件飞来飞去,又花了一个月,乙老板心想:“这官司,打的不是钱,是耐力啊!”
终于,中级法院用了两个月时间,给这出戏画上了句号,乙老板胜诉了!可是,甲老板呢,得知要执行,干脆来个“人间蒸发”,外出旅游去了,留乙老板一人在风中凌乱。因为执行法规规定在立案执行期间,不能认定被执行人为失信人员,执行庭的同志们,查银行卡、微信账户,却发现甲老板的财产就像他的行踪一样,神出鬼没。这时,甲老板又使出一招执行异议,说购货欠款是个人行为,与店铺无关,因为甲老板店铺资产是公司性质,不能直接执行公司资产,案件只能无奈地“终本”了。
这一来二去,乙老板的“讨债之旅”变成了“马拉松”,一年半载过去了,那8000块大洋还是遥不可及,甲老板的“道歉”更是成了“薛定谔的猫”,既存在又不存在。这事儿闹得,乙老板不禁感叹:“打官司?有时候真得算算,这成本,这时间,这精力,值不值啊?”
不过,话说回来,这场“小本买卖,大戏连台”的闹剧,也给我们上了一课:遇到纠纷,先别急着往法院跑,调解和和解才是王道,既省时又省钱。当然了,如果实在不行,那就好好研究一下法律程序,至少让自己的“戏”演得更专业一些。毕竟,生活已经够复杂了,咱们还是尽量简单点好,不是吗?
所以,亲爱的朋友们,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先深呼吸,想一想:“我这是要上演一出大戏呢,还是要找一个快速解决的小窍门呢?”有时候,适当妥协也未偿不是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,为了一口气,两败俱伤真不值。
Copyright © 2013 淮安泽新讨债要账公司 特别声明: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果对您造成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 皖ICP备2024048040号-1
电话:18069277778
地址: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翔宇大道688号(楚州大道与翔宇大道交汇处东南角) xml sitemap txt